植物光合測量儀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核心設備,其易損件的完好性直接影響測量數據的準確性。掌握易損件清單與規(guī)范更換流程,是保障設備高效運行的關鍵。?
一、核心易損件清單?
葉室密封圈:長期夾持葉片易磨損、老化,導致葉室漏氣,影響CO?濃度與濕度檢測精度,常見材質為硅膠,建議每3-6個月檢查更換。?
紅外CO?傳感器濾膜:濾膜易吸附灰塵、水汽,堵塞進氣通道,導致傳感器靈敏度下降,需每月清潔,每6-12個月更換一次。?
光源燈泡:LED或鹵素光源長期使用后亮度衰減,影響光合有效輻射(PAR)測量準確性,使用壽命通常為2000-3000小時,亮度低于標準值80%時需更換。?
采樣管與接頭:采樣管易因彎折、老化開裂,接頭密封墊易磨損,導致氣體采樣誤差,建議每12個月整體檢查,破損即更換。?
電池:內置鋰電池充放電循環(huán)約500次后容量下降,無法滿足野外長時間測量需求,通常2-3年更換一次。?
二、規(guī)范更換流程?
1.通用準備步驟?
關閉儀器電源,拔掉電源線與外接傳感器,佩戴防靜電手套,避免靜電損壞電子元件。?
準備專用工具(如十字螺絲刀、鑷子)、新易損件及無塵布,將儀器放置在平整、潔凈的工作臺面。?
2.分部件更換操作?
葉室密封圈:用鑷子取下舊密封圈,用無塵布蘸酒精清潔葉室凹槽,將新密封圈嵌入凹槽,確保無扭曲、無縫隙,按壓葉室測試密封性。?
CO?傳感器濾膜:打開傳感器保護蓋,用鑷子小心取出舊濾膜,避免觸碰傳感器探頭,將新濾膜平整覆蓋探頭,蓋緊保護蓋,開機校準CO?濃度。?
光源燈泡:拆開光源模塊外殼,拔掉燈泡連接線,擰下舊燈泡,更換新燈泡并插緊連接線,通電測試亮度,確保PAR值符合標準(如400-2000μmol/m²?s)。?
采樣管與接頭:拔掉舊采樣管兩端接頭,更換新管時確保接頭處纏繞生料帶(或使用密封墊),插緊后通入標準氣體,檢查是否漏氣。?
電池:拆開儀器電池倉,拔掉電池連接線,取出舊電池,裝入新電池并接好線路,蓋緊電池倉,充電至滿電后測試續(xù)航時間。?
更換完成后,需開機進行校準(如校準CO?、PAR、濕度傳感器),確保測量數據誤差在允許范圍(如CO?測量誤差±5μmol/mol),方可投入使用。定期維護易損件,能有效延長儀器使用壽命,保障實驗數據精準性。